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必须与社会发展和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相适应。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应该面面俱到,也不能忽视轻重缓急。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列出清单。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
1、语言理解能力
深入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深层含义,并洞悉文本的表达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积极积累优美的、新颖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培养初步的语感。
2、语言运用能力
根据具体的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灵活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能够达到交流的流畅和表达清晰的效果。
3、思维能力
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积极思考,运用想象和联想,初步认识客观事物,理解语言和文学形象,并具备初步的评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4、初步审美能力
能够体会到汉字的优美之处,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人性之美:真善美,并开始具有审美的能力。
非常正确。素养并非先天就有,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反复训练才能具备。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什么是训练?训练什么?如何进行训练?
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培养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是在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实施的途径包括阅读系列、表达系列的课程,以及听、说、读、写,甚至是生活本身。
通常来说,理解语言属于听读范畴,而运用语言则属于说写范畴(尽管这种分类可能存在一些歧义,但仍值得进一步探讨)。阅读不仅限于课文,应该树立广泛阅读的观念,多读、多思考。语文教学需要注重保护儿童的天性,比如好奇心、可塑性、善于模仿和喜欢探究等。
核心素养需要语文知识的整合
2022年版课标中指出:“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语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不应是相互独立、毫无联系的,而应该相互关联、高度融合,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有机整体。在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中,语言运用是贯穿始终的基础和核心,而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是在语言运用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和树立的。
学习和应用语言都离不开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拥有一定的知识,只要我们正确地掌握知识的多少、深度以及学习知识的时机等因素,对于培养技能和加快技能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忽视甚至否定语文知识的作用是不全面的。语文知识是培养语文能力和形成核心素养的必要基础,重视语文知识是摆脱盲目低效的学习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避免“自发式暗中摸索”的重要途径。
要确保学生得到高质量的语文素养教育,就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要素。因此,我们不仅不能忽视语文知识,还要对其地位与作用有充分的认识。
语言文字运用的广泛领域使语文能力变得复杂多样,因此需要多方面的语文知识来支持。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结合多种语文知识,这是多种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果。多样综合的语文知识不能零散地使用或者简单地堆砌,而应当遵循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以合乎逻辑的方式统一起来。核心素养注重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处于核心素养之下的语文知识更需要高度整合,使知识相互交融,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