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987年版本语文教材,在朋友圈火了,网友:看的眼泪不禁流下来!

“春天到了,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很远很远的南方飞回来。”以前的教材,连颜色都是很考究的,配上温暖的粉红色,既舒服又活泼,让人一瞬间,就仿佛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课堂上。

相信这篇《燕子飞回来了》,差不多陪伴了很多70后,和80后。那个时候的,语文课文,读起来,语言虽然通俗,但整体放一起,却又优美。直到我上高中时,写作文,都会用到这样的语感,实在是美极了,温暖了我的童年。

而这篇《乌鸦喝水》的小故事,几乎是半个国人的回忆。像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放到小学里,让还未心智大开的小孩,也能学到很多有用,又有趣的知识。并且,这里面的插画,都是非常精美的,用的是水墨画法。看这张图左边的插画,也是很优美,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浇水、植树、扫地等,每个人的形象,都很健康、阳光。反观下面这张,现在的教材,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你看这画的都是啥?啥?啥?还有比这更不能入眼看的,比如下面这张

这是能给小学生看的吗?有些网友说的非常好。以前的课本,看了能让人,向往美好生活,和憧憬大自然,带来无限遐想。而不像现在的教材,一言难尽。在一个小学生还没有,树立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三观时,就长期接触这样的教材,真的好吗?

上面这张,一堆唐氏综合症的画风。里面的人物,看着眼神都呆呆的,一点活力都没有,真不知道,为啥教材越改越差。就像下面这张网友说的。

在回过来,看看我们以前学的课文。虽然那个时候,认识的字不多,但是却非常喜欢,看里面的插画。尤其是下面这几张。

看到这张图片时,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人,都希望放学后,回家闹着大人,给自己做个风筝吧,要是大人没有时间,或者不会做。自己就会喊几个小伙伴来,自己学着插画里的风筝样子,比葫芦画瓢。还记得,我做的第一个风筝,就是用捡来的树枝,绑成十字形状,然后粘上一层纸,用绳子绑着,就拿到外面开始放风筝了。那个时候的插画,看着美好,还能带动自己的动手能力。

再看到这张时,我就爱上了画画。小时候,非常喜欢,拿着铅笔,在作业本上,对着插画,画燕子,画垂柳,画桃花。后来,越画越好,自己还学会了画人物。那个时候,给课文插画的画师是纯粹的,画的画,虽然都简单,但却能让小孩,欣赏得来。

还有这篇《司马光》,相信现在的我们,虽然阔别课堂已久,但仍然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历历在目。那个时候的语文教材,不管是课文,还是插画,真的温暖了很多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童年回忆。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治愈。

小编我是一位80后,到现在,都能记着一篇课文,大概是这么写的:“秋天到秋天到,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谷子笑弯了腰。”一边读着,一边在脑海里,浮现起自己想象的画面。那个时候,不用老师逼着背课文,自己就愿意背这些优美,而又简单的课文。

你们觉得,那个时代的教材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