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课标的理念,首先要深入理解“课程理念”。
文|李竹平
根据您的要求,重新表达如下:
认真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可以发现,新课标新增了“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两个板块,同时也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进行了较大调整。这些变化都可以从五条“课程理念”的表述中找到线索和目标定位。
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框架和内涵是对21世纪所需生存和发展技能的需求作出的回应。与以往的三维目标相比,明显凸显了课程育人的重要性,特别是培养适应新时代和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并彰显母语在形塑人的基础综合素养上的独特价值。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深刻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以此为指导塑造自己的理解和行动尤为重要和迫切。这突显了这一要点的重要性,并为我们理解课程目标提供了关键的指引。
强调“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从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角度强调学习任务的精心设计,是为了指导“课程内容”板块和“教学建议”的理解。有意义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在真正理解基础上的灵活、有效运用,帮助学生发展运用知识、技能和理解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具体采用的教学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和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否为学生创造了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体验,是否能帮助学生在运用实践中构建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形成持久而强大的迁移能力。理解了这一点,吃透了相应的课程理念,教师就不会在“新兴”的教学概念和观点的丛林中迷失,拥有了辨识和选择适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能力和自信。
注重评价引导作用并追求“教-学—评”一体化,表现了对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积极追求,以及对课程目标的责任意识。第五条所突出的是以评价促进教学的理念。要真正理解和贯彻这一理念,教师需要认真阅读“学业质量”板块内容和“评价建议”。
“课程理念”的第三条强调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运用要求。内容选择要突出时代性和典范性,这是优质成果的基础保障;而内容运用则要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其学习价值。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教材建设,也能指导一线实践。
深刻理解五条课程理念不仅需要充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还需要与教师已有的认知和实践经验进行充分联系,同时也需要教师在新的实践中持续求证、思辩和总结。
很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