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1、五经指五脏的经脉,即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2、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即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五穴,分别位于第一至五指远端的指腹上。《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五经者,五指头之经络也。心经在中指,肝经在食指,脾经在大拇指,肺经在无名指,肾经在小指。运者以我食指运小儿五指头肉上,此法能治大小便结,开咽喉胸膈中闷塞,以及肚响腹胀、气吼泄泻诸症。”

应用领域

(一)五脏的经脉
《素问·经脉别论》提及五经是指五脏所属的经脉,即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文中并未具体提及五条经脉的生理功能,而是论述五脉独盛的表现、原因及针刺治法,具体如下:


1、太阴经脉单独亢盛
太阴经脉搏指有力,应当细心省察是否出现了真脏脉,若非真脏脉,则是五脏的脉气衰少,胃气不能平和,这是太阴之气太过的缘故,治疗当用补阳泻阴的方法,补足阳明经的陷谷穴,泻足太阴经的太白穴。


2、少阴经脉单独亢盛
少阴经脉单独亢盛是少阴经气厥逆,阳气并越于上,心、肺、肝、脾四脏之脉亦争张于外,疾病的根源在于肾,应当治疗其表里的经穴和络穴,泻足太阳经的经穴昆仑、络穴飞扬,补足少阴经的经穴复溜、络穴大钟。


3、厥阴经脉单独亢盛
厥阴经脉单独亢盛,是厥阴经脉之气太过所致,真气虚弱而致心中酸痛不适,上逆的邪气与正气在经脉中相搏而致汗出,应注意饮食调养和药物治疗,并可泻足厥阴经的俞穴太冲


(二)五脏经脉所主病证:
1、手太阴肺经: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2、足太阴脾经: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手少阴心经: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足少阴肾经: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5、足厥阴肝经: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五经穴
五经穴为脾土穴、肝木穴、肺金穴、心火穴、肾水穴的合称。


1、脾土穴
部位:拇指外侧缘(解剖部位为拇指基节指骨及末节指骨桡侧缘,神经分布为正中神经的指掌侧总神经桡神经浅支)。
功用:补虚扶弱,补血生肌,除痹痛,进饮食,化痰涎。
主治:消化不良、泄泻、疳积痢疾惊厥、单腹胀、黄疸、湿痰、便血及一切斑、疹、痧隐出不透者。
手法:将小儿拇指屈曲,向里推为补;将小儿拇指伸直,向里向外来回推为平补平泻(又称清法)。
操作时间:2-10分钟。
患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隐疹透出。但操作手法宜快,用力应重,实具补中有泻之意。


2、肝木穴
部位:在食指掌面(解剖部位在食指第三节即末节的掌面,神经分布为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功用:开郁,除烦。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宁等。
手法:推法。推本穴时,宜用泻法,不能用补法,如肝虚应补时,则以肾穴代之,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
操作时间:0.5-1分钟。


3、心火穴
部位:中指掌面(解剖部位为中指第三节掌侧,神经分布为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功用:清心火,制惊搐。
主治:眦红、惊搐、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等。
手法:由中指第二、三指节交界处起向指尖推之。
操作时间:1—5分钟。
本穴宜用清泻手法,不宜用补法。又如患儿体虚弱,心气虚者,推时可以天河水穴代之。


4、肺金穴
部位:无名指掌面(解剖部位为无名指第一至三节掌面,神经分布为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的指掌侧神经)。
功用:利咽止咳,顺气化痰。
主治:肺炎、咳嗽痰喘、大便秘结等。
手法:推法,多用清法。在自汗、盗汗以及脱肛时,可用补法。
操作时间:2—5分钟。


5、肾水穴
部位:小指掌面(解剖部位在小指第一至三节掌面,神经分布为尺神经的指掌神经)。
功用:补肾益脑,益气养神,温下元,止虚火
主治:先天不足,遗尿、五更泄泻、咳嗽、喘息、癫痫、目赤、齿痛等。
手法:推法,一般多用补法。
操作时间:3—10分钟。
推补本穴,对肾虚久泻,纳气定喘有良效。对齿痛、口干、头晕、目赤等亦有效。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张志斌、区永欣、邓铁涛、欧明.《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张汉臣.《小儿推拿学概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
3、唐雪梅,张同远.《素问白话解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4、石学敏.《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